
警惕!番茄產業面臨的新型"殺手"
各位外貿同仁好,我是有著20年進出口經驗的老外貿人。今天要和大家聊聊一個近年來讓全球番茄產業聞風喪膽的"不速之客"——番茄褐色皺果病毒(ToBRFV)。這個被業界稱為"番茄界新冠"的病毒,已經在全球22個國家造成嚴重危害,我國海關也已將其列入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。
記得去年有個做番茄醬出口的客戶,就因為不了解這個病毒,導致一批價值50萬美元的貨物在目的港被全部退回,損失慘重。所以今天,我特別想和大家分享這個外貿人必須了解的植物防疫知識。
ToBRFV的"犯罪檔案"
這個病毒最早于2014年在以色列被發現,隨后迅速在全球蔓延。它的"作案手法"相當惡劣:
- 破壞力驚人:溫室種植發病率可達100%,果實完全失去商品價值
- 傳播途徑多:種子、接觸、寄主、媒介四管齊下
- 潛伏期長:可在種子中存活數年,在物體表面長期保持活性
- 抗藥性強:目前所有商業番茄品種都對其敏感
如何識別這個"通緝犯"?
作為外貿從業者,我們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識別特征:
- 葉片癥狀:出現靜脈黃化、馬賽克葉等異常圖案
- 果實癥狀:畸形、淺褐色斑塊、似開水燙現象
- 花萼癥狀:褐變、干枯死亡
去年在青島港,海關就是通過這些特征,成功攔截了一批來自疫區的帶毒番茄種子,避免了病毒傳入的風險。
海關的"防疫鐵壁"
我國海關對ToBRFV的防控可謂嚴防死守,主要措施包括:
- 信息監控:實時追蹤全球植物疫情動態
- 證書審核:嚴格核查植物檢疫證書附加聲明
- 抽樣檢測:至少3000粒種子的RT-PCR檢測
- 口岸檢疫:強化進出口檢疫力度
記得提醒您的客戶:如果原產國有ToBRFV發生,必須提供符合要求的檢疫證書,否則貨物可能面臨退回或銷毀的風險。
給外貿企業的專業建議
基于多年經驗,我總結了幾點實用建議:
- 源頭把控: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,確保種源安全
- 文件齊全:務必取得完整合規的植物檢疫證書
- 提前申報:如實申報貨物信息,避免通關延誤
- 應急預案:制定病毒檢出時的應急處理方案
去年有個聰明的客戶,在簽訂合同時就加入了"如因檢疫問題導致退貨,由賣方承擔損失"的條款,成功規避了風險。這種未雨綢繆的做法值得借鑒。
全球防疫,貿易同行
ToBRFV的防控需要全球協作。目前已有22個國家報告疫情,主要分布在:
- 歐洲:法國、德國、意大利等
- 美洲:美國、墨西哥
- 亞洲:中國(局部)、以色列、土耳其等
作為負責任的外貿人,我們既要保護國內農業安全,也要遵守國際貿易規則。記住:合規經營才是長久之道。
最后提醒大家,隨著全球貿易的復蘇,農產品進出口將更加頻繁。讓我們攜手做好植物防疫工作,既守護"舌尖上的安全",也守護我們的外貿事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