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3 月 8 日,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加拿大反歧視調查結果,認定加方對中國電動汽車、鋼鐵及鋁產品加征關稅的行為構成歧視性貿易限制,并于 3 月 20 日起對原產于加拿大的菜子油、豌豆等農產品加征 100% 關稅,對水產品、豬肉加征 25% 關稅。這是我國首次發起反歧視調查并采取相應措施。

背景:加拿大對華單邊限制措施引發爭議
2024年10月,加拿大政府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100%關稅,并對鋼鐵和鋁產品加征25%關稅。這一決定未經充分調查和合理論證,僅針對中國產品,被中方認定為歧視性限制措施。加拿大此舉被認為是為了配合美國對華關稅政策,但其單邊行動嚴重破壞了中加經貿關系,損害了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。

調查啟動:我國依法發起反歧視調查
2024年9月26日,中國商務部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》相關規定,正式對加拿大發起反歧視調查。這是中國首次運用反歧視調查工具,旨在維護國際貿易秩序和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。調查過程中,商務部通過問卷調查、聽證會、實地調查等方式,收集了大量證據,并聽取了國內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意見。
調查結果:加拿大措施構成歧視性限制
2025年3月8日,商務部公布調查結果,認定加拿大的限制措施構成歧視性行為,違反了世貿組織的“非歧視原則”和“公平貿易原則”。調查顯示,加拿大對華加征關稅的行為嚴重影響了中國電動汽車、鋼鐵和鋁等產品的出口,導致相關行業遭受重大損失。

反制措施:中方對加部分商品加征關稅
基于調查結果,中方決定自2025年3月20日起,對原產于加拿大的部分商品加征關稅。具體措施包括:對菜籽油、油渣餅、豌豆加征100%關稅;對水產品、豬肉加征25%關稅。這些商品是加拿大對華出口的重要品類,加征關稅將對其相關產業造成顯著影響。
行業支持與國際貿易意義
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六大行業協會一致支持商務部的調查裁定,認為此舉有力維護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。此次反歧視調查不僅是中國在國際貿易領域的一次重要實踐,也為全球應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提供了范例。

未來展望:中加經貿關系走向
中方在加征關稅的同時,也為加拿大留下了調整空間。中方表示,如果加方取消對華歧視性措施并提供適當補償,中方可以考慮調整或取消加征關稅。未來,中加經貿關系的走向將取決于加方是否能夠理性看待雙邊合作,并采取實際行動修復關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