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什么是"在途農產品"?為什么需要特別證明?
作為一名外貿老兵,我經常遇到客戶這樣的困惑:"明明貨物已經在路上,怎么突然就趕上關稅政策調整了?"這就要說到海關總署2019年207號公告中定義的"在途農產品"概念。
簡單來說,"在途農產品"指的是:
- 特殊保障措施實施日前已簽訂合同
- 且已經啟運前往中國的特定農產品
- 主要涉及新西蘭12個稅號、澳大利亞8個稅號的農產品
這類貨物就像"趕末班車的乘客",雖然政策變了,但考慮到商業合同的嚴肅性,海關還是給了"補票"的機會——這就是"在途證明"的價值所在。
二、申請條件與材料準備:這些細節不注意就虧大了
根據我20年代理經驗,90%的申請問題都出在材料準備環節。讓我們看看海關要求的"三件套":
- 原產地證據文件:必須是有效原件,就像產品的"身份證"
- 貿易單據:發票、裝箱單、合同缺一不可,要能相互印證
- 運輸證明:最容易被忽視,但最關鍵的是要證明"貨物確實在路上"
特別提醒:運輸證明可以是港務局DO提貨單、艙單查詢截圖等,但必須能清晰顯示兩個時間點:裝運時間和到港時間。去年有個客戶就因提供模糊的船運截圖,白白多交了15%的關稅。
三、線上申請全流程:5步搞定海關審批
現在申請全程線上操作,我總結出最穩妥的"五步法":
- 登錄系統:通過"互聯網+海關"平臺或掌上海關APP
- 新建申請:注意!同一原產地證只能申請一次
- 填寫信息:商品數量要填所有稅號商品總凈重
- 上傳附件:PDF格式,單文件不超過4M
- 提交申報:從"暫存"到"申報"才算完成
有個小技巧:系統只在農產品達到當年觸發水平后才開放申請,建議提前設置海關公告提醒,別錯過申請窗口期。
四、報關單填寫秘籍:997特案申報要注意什么
拿到"在途證明"只是成功了一半,報關環節更要小心:
- 征免性質欄必須填"997"
- 征免欄填"特案"
- 備注欄要同時注明原產地證編號和在途證明編號
去年我們有個案例:某乳制品進口商雖然申請到了證明,但報關時忘了填"997",結果系統自動按最惠國稅率計稅,多付了82萬稅款。后來雖然通過行政復議退回,但耽誤了整整三個月資金周轉。
五、常見問題解答:老外貿的血淚經驗
Q:在途證明有效期多久?
A:與原產地證據文件有效期一致,過期作廢。
Q:申請被拒的常見原因?
A:主要三種情況:材料不完整、商品不在清單內、當年額度已用完。
Q:審批要多久?
A:海關承諾5個工作日內辦結,我們實際案例平均2-3天。
Q:可以委托代理申請嗎?
A:當然可以!但需要提供完整授權文件,建議選擇有農產品進口經驗的代理。
六、專業建議:這些坑千萬別踩
根據我們處理過的327個案例,總結出三大避坑指南:
- 時間陷阱:貨物到港后立即申請,拖得越久風險越大
- 額度預警:在途數量會計入下年度額度,要提前規劃進口節奏
- 單據管理:建議建立"在途農產品專屬檔案",所有單據掃描備份
最后提醒:特殊監管區域的農產品另有規定,建議提前咨詢海關12360熱線。記住,合規申報省下的不僅是關稅,更是企業信譽!